AG九游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集锦9篇
发布时间:2024-01-05 00:33:16

  AG九游会现阶段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极大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制约高校英语教学优化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两个方面。

  教师方面的相关因素极大限制了英语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首先,部分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凸显,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新时期英语人才培养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措施。其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并且教师也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严重限制了英语教学效果的发挥。最后,部分高校英语教师专业教育能力不足,虽然英语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却相对较差,无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加以培养,教学科学性和针对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制约了英语教学活动的全面优化,不利于现代化英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学生方面的因素也会对高校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高校学生虽然知道英语知识的学习相对重要,但是由于教师长时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偏低,而在学生长时间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后,学习信心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英语考评以四六级考试为主,所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往往集中在应对四六级考试方面,对自身英语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也极大限制了英语教学之效果的强化。此外,高校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给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不利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针对当前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新时期,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要想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创新,首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在课堂上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课后阶段也能够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指导,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保证英语学习质量。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新时期要想进一步增强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还应该注意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学校应该定期对在职教师实施教育和培训,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另一方面,高校也应该积极引入专业水平较高的英语教师人才,保证能够真正实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导,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加以培养。

  2013年10月21日至26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辽宁省申报的7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进行了督导检查,大连市申报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和金州新区五个区均以高分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

  党的十报告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定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表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已不再是一般的工作导向,而明确变为工作任务。因此大连市政府、教育部门并没有在成绩面前止步,而是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高品质均衡发展。在高度关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区域内“后发展学校”的提升与改造,这是政府与教育部门所采用的强力推进策略之一,在今后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各区都明确确定了2~3所要提升与改造的学校,大连市计划内共有40所。为了使得“大连市义务教育后发展学校提升计划”落实更具科学性,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市40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

  根据大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提供的相关材料,我们查阅了省内外有关后发展学校(即薄弱学校)的含义、标准,及有关各级政府对改造推进后发展学校的意见通知,认为“后发展学校”的界定可以理解为:“后发展学校”是我市教育局在2013年度上报市政府各区要提升改造的学校时,使用的称谓。划分的基本标准是从办学条件、骨干教师配备、学校管理、教育质量这几方面。用这一称谓,表明了我们的教育行政对学校教育发展认识新的理念,有些学校目前在某一方面弱一些,但是只要采取改造与提升的办法得当,学校会有迅速发展的空间与可能。

  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所内相关人员经过反复讨论拟定了调研方案。设计了教师、学生调查问卷和对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访谈提纲等工具。为避免引起不良反应,我们取消了对家长的调查。

  我们全所分为六个组,对全市十四个行政区划,四十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各调研组在所负责区域,通过问卷、座谈、访谈的方式,详细了解后发展学校存在情况、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当地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学校采取了和准备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办法,来改变学校的现状,推动学校的发展。

  因为全市14各县市区体样较大,资料过于纷杂,我们在这里仅选取两个组的调研情况,做一汇总分析。这两个调研组集中在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的主城区中的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高新园区,和处在向“基本均衡”发展中的旅顺口区。

  调研组向所到5区13所学校的全体教师发放了问卷,并在每所学校抽样选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369份,回收314份,有效问卷300份 ;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230份,回收1107份,有效问卷 1089份。

  本次调研还对各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领导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共5人。主要围绕“您认为目前阻碍学校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后发展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后发展学校的师资问题”、“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后发展学校加强管理?”、“上报的这几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全区处于什么水平?”、“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等等进行了访谈。

  对被调研学校的校长(13人)我们主要围绕“本区域把贵校上报市教育局,作为两年内要改造的后发展学校,主要依据是什么?”、“贵校上报的改造方案是怎样形成的”、“目前你了解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和解决办法帮助与提升贵校?”、“学校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师资问题(老龄化问题、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配置不起、骨干教师力量薄弱)”、“你认为本校的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学业水平分别处在区内所辖学校哪个层级内(上、中、下)”等话题展开。

  同时调研组在13所学校召开了13个教师代表座谈会,教师代表主要有在该校工作年限最长的(代表老教师),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下(代表年青教师),中层、区市级教学骨干等等。主要围绕“通常评价一所学校,主要关注的是学校的办学条件(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学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这里多指学业水平),您认为目前阻碍贵校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学校采取哪些措施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如请进来、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校本研修、对师德建设的要求)”等等线实地考察

  调研组还对13所学校的校舍、操场、教师办公和学生学习的场所情况、学校周边环境进行了考察,并对陪同的学校领导进行了随机访谈。

  实地调研结束后,调研组分别整理了座谈和访谈记录,把各地区共性的和个别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进行了统计汇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参与调研的人员再次研究分析了相关数据和材料。

  这几个区作为教育强区或正在创建基础教育强区。旅顺口区的江西中中心小学、长城中心小学、盐场小学,高新园区的龙王塘中心小学和大连63中,都是办学历史比较悠久,但按高标准衡量办学条件,校舍明显陈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或老化。

  由于区域布局的不断调整,先前的居民区目前已变成了商业区或其它中心,地区生源大幅减少。如西岗滨海小学所在地区学生生源稀少,每年级一个班,班级人数最少不足10人,最多20人,超小的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资源既得不到充分合理使用,也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学校教育缺乏对周边地区的社会影响力。

  生源质量差、流动性强,是这些学校共同特点。一是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比例大,多数到该校学生总数的50%左右,如中山区春海小学外来务工子女的比例高达90%(这些外来务工者,早出晚归忙于生存,根本顾及不到孩子的教育);二是生源地学生质量不高,这些学校所在地,有的是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偏高,学生多由祖辈带管,有的是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偏低(渔民、矿工),整体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显得特别薄弱;再者正因为外来务工子弟所占比例高,学生的流动性特别强,家长不关注孩子的教育,认为这个地方工作环境不合适,就离开此地到一个新地方,孩子也一起被带走,像大连63中、旅顺盐场小学等学校,学生的流动比例每学期能高达10%左右。所以,调查问卷显示,70%的教师认为生源是阻碍学校发展最重要的问题。

  旅顺口区与高新园区5所学校都存在教师结构性缺编,主要体现在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方面,学校常年外聘上课教师,普遍缺少艺体科专业教师。与校长的访谈和教师的座谈中,这两区100%的学校都谈到这一问题。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在骨干交流上也存在问题。一是外校交流来的骨干教师,在短时间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骨干教师交流到“后发展学校”,因为教育对象的不同,学校文化的不同,也影响或制约了其本人的专业发展。

  对于新聘教师,由于招聘过程是区里统一组织实施,学校只上报所需学科、人数。招聘对象的是由区里直接组织测试选择决定,学校只有接收权无选择权,缺少与新任教师入职前的沟通交流,双方的需求彼此不了解,因此存在招聘教师不符合学校发展需要,不适应本校工作的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到旅顺口区有近50%的教师,认为经费不足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由于经费有限,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不多,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观念理解不深,所以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与实施显得迟缓与滞后。

  再者学校规模小,常常是一个教师教几个学科、或者只一个教师教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在校内缺乏同伴互助;同时教师每个学期仅能够参加几次区内教研,教师在参加活动中受到启发,但回到学校后,没有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教研跟进,教师积极探索意识与实践研究的热情很快淡薄。

  由于缺乏专业引领与支持,即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科学诊断与把脉需要,也无法促进教师主业发展的教育科研需求。

  面对校舍相对老化,办学条件满足不了学校教育教学需要,正在创建教育强区的旅顺两级政府(旅顺口区、学校所在街道)已经积极地对江西中心小学与盐场小学进行重建或换建,长城中心小学也在区政府与所在街道政府的运作下,正准备争取由大连北城集团投资1~1.2亿元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小学。高新园区所辖的大连62中与龙王塘小学也在两级政府的关心下准备重建。

  为了更好的促进这些学校的快速发展,区域教育行政,聘请专家为学校诊断设计,整体构架,寻求学校发展的最佳生发点。如西岗区要求所有学校根据学校自身历史发展与现状及未来发展需要,整体构架各校发展理念。根据各校学校文化发展设计构架图,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学校文化建设。区域内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统一管理使用,其他教育资源通过协调实现共享。沙河口区通过调整政策,采取措施从政策上干预,以力保学校生源回流,保证各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

  2.2.3区教师进修学校加强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关键。区域教师进修学校采取加强对“后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引领的倾斜政策,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如中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将“后发展学校”作为区域教研基地校,派教研员定期入校进行专业指导,并实行校际间教研互助。高新园区教师进修学校也把大连62中与龙王塘中心小学划到本校业务指导重点学校之中,规定每年在两校开展的教研活动次数与具体内容,明确各科教师教学上要达到的水平。

  我们所到的“后发展学校”,校领导都能对本校的发展优势和不足有清楚的认识,对学校的发展定位把握比较准确。学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具体措施和实施策略,主要表现在教学与德育两个主要方面。学校工作和发展主要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对学生抓品德养成,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为目的;对教师抓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许多实施策略已有前期的实践基础,目前正在不断改进优化。有些学校是以特色发展为切入点和生发点,如大连中山区的38中以学生成长规划、滨海小学以海洋文化为学校特色教育。有些学校针对目前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或阻碍,想办法协调解决。如为解决生源少的问题,沙河口区白云新村小学积极在社区开展宣传,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互动、主动向外展示学校,增加社区居民对学校的了解。中山区大连38中学为减少生源外流,主动与对口小学进行初小衔接教育探索,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小学教育中,为学生日后升入初中做奠基衔接准备。同时针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薄弱的情况,邀请小学班主任到校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质量。这些措施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使得生源出现回流现象,达到了对生源的保护。

  改造“后发展学校”是我市推进高品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一重要举措。根据本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结合各区市县和各“后发展学校”制定的提升计划和改造方案,对我市义务教育后发展学校提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以颁布的相关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保障“后发展学校”提升改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提升和改造“后发展学校”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学校间均衡发展的问题,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后发展学校”提升改造科学、有序、稳定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导向,各级教育部门要以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教育法案和政策为依据,以《大连市义务教育后发展学校提升计划》为行动指南,制定区域和学校的提升改造计划,使“后发展学校”在提升改造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改造计划的提出,可以使“后发展学校”问题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公众更为广泛的关注,为了达到目标和改造标准,各区市县都要建立评估和扶持机制,对“后发展学校”提升实施有效干预,这在客观上会刺激和推动“后发展学校”提升和改造的进程。

  3.2以制定有效的改造计划和程序为机制,推进“后发展学校”提升改造有序运行

  “后发展学校”提升改造由政策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必须重视制定符合本地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后发展学校”改进计划和改造程序,实施“后发展学校”改进提升的全过程管理,使“后发展学校”改造提升有序运行,并逐渐形成良性运行机制。要赋予“后发展学校”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资金、设备和师资的扶持,并积极争取企业、社区和家庭参与“后发展学校”的改造,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学校师生在“后发展学校”改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为了保证“后发展学校”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提升改造的效率,必须探索出“后发展学校”的改造程序,这一程序应该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改造程序应包括如下步骤:鉴定“后发展学校”――提出改造计划――实施改造计划――评估改造成效――提出新的改造计划――实施新的改造计划等。鉴定“后发展学校”是改造的前提,应制定严格的鉴别标准和程序。鉴定为后发展学校后,各区域要在相关专家的参与下制定相应的改造计划,该计划需要指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的步骤,包括解决投入问题、管理问题、教学实践问题。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要委托“后发展学校”评估组对学校的改进情况进行动态审查与评估,为制定进一步措施提供依据,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学校进行,帮助进一步查找原因,调整政策。

  3.3以提供专门的资金与技术扶持为措施,确保“后发展学校”提升改造顺利实施

  各区市县要针对“后发展学校”提升改造计划提供专项资金扶持。在经费方面,除正常的财政预算之外,每年应向“后发展学校”提供一定数额的追加专项拨款,提供经费保障。

  对“后发展学校”的提升改造措施,不仅要有资金扶持,还要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对“后发展学校”的技术支持应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区教科研部门、学校三方共同承担,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成立后发展学校评估与扶持小组,委派评估与扶持小组执行认证、监督检查,并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如委派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到“后发展学校”任职任教等。市区教科研部门主要帮助区域和学校提供分析模型来鉴定学校优势和不足,准备认证检查及实施改进计划。学校则根据评估与扶持小组的报告和实际需要,制定学校的改进计划。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区教科研部门、学校各主体之间职责划分明确,保证扶持的有序实施。

  对“后发展学校”的提升改造必须要把提高“后发展学校”师资水平作为重点工作。除了组织“后发展学校”教师参与各种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外,还应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后发展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加强区域专业引领,切实增加教师参加区域教研的次数、增强区域教研跟进指导力度。将“后发展学校”设立为区域教研基地校,指派教研员到校进行专业指导,并实行校际间教研互助。建立区域内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小组,小组成员由区域内各学校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组成。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小组的各种交流活动使各校之间、教师之间能够共享材料、经验和心得,以此提高“后发展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师交流制度,以提高后发展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师流动由本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和乡村之间、偏僻地和非偏僻地区间的交流,要调整教师交流的时间设定,使教师流动能满足各校教师在“质”和“量”上的动态平衡。各地区可以探讨制定对到偏僻地区的“后发展学校”任教的教师提高待遇的专项政策,通过提供更加优惠的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后发展学校”任教。

  任何一个制度的建立,其对象一定是有相当数量规模的人群,否则,将造成资源投入的浪费,使得制度建立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生源角度看,升学制度的建立必须有两个前提为之保障,一是降低辍学率,二是低层次教育领域中拥有相当数量规模的有升学意愿的学员。21世纪初,丹麦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高中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行互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发展需要,选择文化理论方向的学习或是职业技能方向的培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从此不再是割裂的个体。接受初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孤立于职业技能,而是可以在接受职业技能的同时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在毕业后可以有多种人生选择,或直接就业,或选择升入普通高中学习,或选择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具备了相应资格后,还可以进入大学深造。丹麦职业教育中拥有接受高层次教育意愿的人员数量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为升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必要条件。

  有了生源保障,升学制度运行的可行性就决定于从低层次教育向高层次教育升学这两个不同学制的良性衔接。这种衔接不同于在同一教育领域中修学年级的上升,其涉及的因素更多。如对低层次教育领域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术资格、专业方向、学习时间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也对低层次教育领域的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教育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向提出了挑战。如果这些因素处理不当,升学学制的良性衔接势必受到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到升学制度的可行性。实现两者的良性衔接绝非易事,不是在低层次教育领域简单开设一些面向高层次教育领域的课程就能实现的,需要将所有问题综合考虑,统筹规划,以真正实现两种学制的融合。

  由于丹麦一半以上学生会接受初等职业教育,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员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已有相当的规模。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的入学率不再是个问题。因此,丹麦职业教育升学制度保障措施首先以降低职业教育的辍学率为根本。根据2009年丹麦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丹麦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对职业教育整体丧失信心和希望(5%),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生活和学习(19%),受教育的内容对个人整体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并未展现出明确的方向性(37%),难以适应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的衔接(13%),对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感到希望渺茫(22%)。基于这些辍学原因,丹麦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注重学生入学前的职业生涯指导。丹麦甚至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向学生传播职业教育体系和内容,灌输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意识,为学生自我进行职业和人生规划奠定基础。在中小学阶段,丹麦职业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让中小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实地感受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派遣专门人员进入中小学与学生进行沟通。希望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前,不断明确自我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明确自我怎样通过在职业院校学习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在这种做法的指引下,很多学生能够根据自我需要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然后带着明确的目的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职业院校中的学生规模的稳定性。其次,丹麦职业院校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职业院校在相对统一的教育计划框架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个人教育计划的制定和使用,讲求对学生的细分。通过观察、测试和不断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学习能力和心理,从而对学生在个体上做出客观合理的定位。以此为依据,在学生个人教育计划乃至职业生涯及人生发展规划方面提出客观中肯的建议。学校注重对教学目标的细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为每一名学生确定适合他本人的、由分解后的教学目标组成的教学流程。在个人教育计划制定过程中,学校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强调师生间的沟通和计划执行时导师的监督作用,同时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更。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学生始终感受到职业院校中的学习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是十分匹配的,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意义的,从而进一步降低学生的辍学率。第三,丹麦在保证毕业生素质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了学生进入高层次教育领域的资格要求。从丹麦大学的入学标准可以看到,由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调整,将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资格与大学升学条件合理归并,高职学生进入大学要具备的附加资格条件在减少,这加大了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可能性。另外,丹麦在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过程中,实行职业院校资格认可制度。这意味着丹麦的高职毕业生有更多机会出国学习,而且在职业院校中取得的资格可以在海外留学项目中冲抵相当数量的学分,这加强了学生留在职业院校中取得完整资格的可能性。这一措施大大加强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升学率,为升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首先,丹麦在2000年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整合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原有的几十个专业类别归并为更为系统的七个类别。新的专业类别设有明确的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理论课程,对职业教育学生提出了明确的学术素质要求,这为学生获得大学入学资格、适应大学教育打下了基础。此外,2001年丹麦开始在初等职业教育中开设文化理论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完成初等职业教育后具备转入普通高中进行学习的素质。发展至今,丹麦职业教育培养计划中90%以上都有明确的文化教育内容和相关课程,并且也已经由开始阶段的单纯的课程设置发展成为职业课程和文化课程相互融合的体系。最初,丹麦在初等职业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只是与职业培训课程简单叠加,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但是也会造成两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各自独立,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困难加大,学习负担加重,学习时间增长,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丹麦的职业教育中。文化课程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一种是纯文化课程,以独立的姿态与职业培训课程并立,另一种是与职业培训中的专业课程相关的文化内容,其被作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融入到了专业课程当中。采用这种课程设置方法,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学到了相关的文化知识,相比原先的割裂式学习,节省了学习的时间,减轻了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所学的文化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从而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真正提高了学习者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质。其次,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丹麦教育部门正在逐步出台相关政策,以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些政策一方面会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会刺激职业院校采取措施,加大文化教育力度。最近几年,丹麦的部分地方教育部门要求辖区内职业院校增加文化课教师数量,某些院校已经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尝试使用相应的评定方法。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提高职业院校中文化课程的质量,为学生考入大学和在大学中稳定地学习创造条件,进而为升学制度落到实处铺平道路。第三,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成功接轨,丹麦职业院校在职业培训项目以外,专门针对有强烈升学意愿的学生,开设了附加资格项目教育。这些项目中不仅关注学生文化知识的提升,还考虑大学与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上的不同。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并获得附加资格的学生,不仅获得了直接升入大学的资格,还因为在项目实施中领略过大学教育模式,缩短了在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期,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软着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却与此不大协调。教育经费占GDP的比值在喊了几十年后也尚未实现4%的基本目标。随着社会环境的迅猛发展,教学环境有了很多新变化,教育教学任务亦日益复杂。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因素,其工作生活质量如何,是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体育教师承担着大量基础课的教学工作量,是每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体育教师往往是学校里的,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体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体育教师的真实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教师,为体育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

  “工作生活质量”(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这个表述首次使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1〕。从七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许多学者都根据自己的研究对QWL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①强调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主观经验和感受;工作生活质量主要指工作及其环境对人的影响或是强调人在组织中的工作上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感。 ②强调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参与式管理、人性化管理、人际关系等理念可以说是其核心意义。③认为工作生活质量是一系列提升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方案、途径、措施等。如许多企业在倡导提升工作生活质量时,规划许多活动方案,让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的解决,而这些措施会利于提高企业的组织绩效。

  教师QWL的研究不多,一般认为,教师的QWL是指学校通过与全体教师的公开的交流,了解教师真实的工作生活情况与愿望;同时让教师了解学校发展战略,使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统筹整合,相互认同,使教师以更高的满意度高效地投入工作,达到学校与教师双赢的过程〔2〕(孙钰华2007)。 但关于体育教师的QWL的研究还没见到。

  上世纪80年代以后,QWL的研究重点转向了QWL的结构及测量。学者们认为对内容结构及测评的研究可能比仅仅探讨QWL的涵义更具有实际意义。一般认为,QWL的内容维度大体可以归纳为个人、工作与组织环境三个维度。个人维度主要包括自我价值、自我成长、医疗养老保障和工作与家庭冲突等;工作维度包括收入报酬、工作环境、工作特征等;组织环境维度包括上升空间、公平、人际关系和决策参与等。这些关于QWL内容结构的研究,体现了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个人因素主要是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组织环境因素则包括薪酬福利、人际关系、发展机会等能够满足个人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措施。Seashore(1975)从雇员、雇主以及社会三方面讨论了QWL的内容结构,当然,每个方面的目标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3〕。贾海薇、王文生 (2003)通过对组织、员工个人两个角度的分析,给出了评价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即生存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我的需要等 4 方面 20 个指标〔4〕。

  根据不同学校、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的教师分别进行抽样。郑州市和开封市23所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235人。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法,采用自编体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问卷分为基本层次和高级层次,包括:健康与保障、物质状况、人际状况、专业发展、精神需求5个维度。评定标尺为Likert自评式5级量表法,从非常同意到极不同意,分别以5、4、3、2、1计分。

  调查结果表明:仅有28??3%的体育教师对物质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具体表现为:1??收入方面。体育教师是真正的阳光工资,没有年终奖,也没有灰色收入等来源,普遍感觉工资收入不高,普遍认为个人的工资人低于社会中同等学历或同等技术职称者。而男性教师较女教师满意度更低。2?? 有76??2%教师认为工作时间或工作量大。特别是有很多中小学,教师必须坐班,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但认为有两个假期是非常欣慰的事情。3??住房条件。调查显示73??4%的人不满意住房条件。认为房子问题是最为困扰他们的问题,还房贷也是很大的经济负担。 有78??3%的体育教师对健康与保障维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如普遍认为卫生设施及医疗保健有保障。教师属于事业编制,养老福利是教师感到欣慰的保障。

  调查发现:有60??5%的教师人际关系良好,体育工作的性质使得他们容易建立相对宽泛的社会关系。只有30??5%的人满意现在的专业发展,主要问题是职称晋升越来越难,对科研要求越来越高。

  而中招的体育加试让体育教师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有56??9%的人认为实现了个人价值,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高,但有28??6%的认为不完全实现其价值,社会地位偏低。师期望改变现有职业。

  针对目前体育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不高的现状,学校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因素,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

  1??将教师利益与学校利益协调考虑,树立强烈的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视感与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作为本高校整体工作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2??切实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水平,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教师才能安心于教学科研工作。(下转第21页)

  3??实施民主管理,提高行政管理人员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意识,特别是要改变轻视体育学科的传统陋习。

  4??不断修正现有的职称晋升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创造合适的进修机会与升职机会。

  5?? 鼓励体育教师开拓创新,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配套相应资金支持,为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施展才华上提供宽广的舞台。

  综上所述,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就必须从战略思想、组织保证、福利条件、管理模式、组织文化、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等多方面人手,以实际举措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5〕。只有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才能更好地保证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稳定体育教师队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卿涛,罗键??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

  〔2〕孙钰华??关于农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QWL)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7??6??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争创佳绩、从我做起,科学发展、跨越崛起”为主题,对照“五个模范”和“五个好”目标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为创先争优奠定基础,为实现“谋求新跨越,打造新武邑”奋斗目标、推进全镇教育超长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1、整改落实目标:加强党员自身建设,必须深入学习科学理论,摒弃落后于教育形势和教育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带头做学习者AG九游会、实践者、思想者。

  一是按照创先争优活动要求,进一步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和工作方法,侧重解决关系学校根本发展、长远发展的思路、重大措施等问题,并下大力气解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把改革创新与构建和谐学校结合起来,协调推进。

  二是以党支部为核心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创先争优活动的要义、内涵和目标,加强党员干部建设,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新的共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领导班子成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觉遵循和运用教育规律办事,努力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做到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明确方向,更好地担负起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任。

  (二)坚定依法办学,保证教学质量,加强同教育局党委沟通,创造稳定发展大好局面

  1、整改落实目标: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原因,通过五个模范”和“五个好”目标,有重点有步骤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提升领导班子凝聚力和党员队伍战斗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进行整改,注重可操作性,做到切实具体可行。整改方案把整改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做到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分管部门的责任。

  二是继续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与个别教师谈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效益。

  1、整改落实目标:在完善校本教研体系方面,遵循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及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内容,创新形式,利用校本培训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积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用具体的教学思路指导教师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发展之路。

  一是通过学习促进、科研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首任,以提升教育质量为发展的着力点,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成长教育”的工作目标,致力于实现“让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位都能得到积极健康向上成长”,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得以较好的发展,取得了进步。

  二是立足校情,研究学情。根据生源的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业水平,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素质良好,身体心理健康,学习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显著提高。

  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强化党性观念和大局意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带头做好整改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主要负责同志对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解决突出问题、建立体制机制工作要亲自研究部署、切实抓好落实。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挥表率作用,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确保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实行整改工作责任制,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体制机制,逐一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要立足学校发展大局,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抓落实,坚持分工不分家,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和推进计划。

  对近期整改的措施,要立即着手办理,尽快见到实效。对中期整改的措施,各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要确定落实的时限和进度,逐项抓好落实。对长期整改的措施,要制定详细的落实计划,分步实施。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共识。因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水平素质教育的保证,所以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当下中小学教师校本研训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要求,国内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内涵的理解也在相应的丰富而深化。但是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在国内北方却相对淡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将成为本区域教育的一个重要校本课题。怎样才能让中小学教师真正地融入新课改之中,让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原有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提高本校教师整体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成为我校校本研究的重要任务。

  本校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究的主张,就是依据本校教师目前已有的业务素质现状,针对教育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针对课程资源学习意义建构能力,针对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等,组织调研选题。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中,包括物化形态的有形信息化应用和观念形态的无形信息化应用,为创构中小学自身素质提升对策和考量机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实践,以有效提高本校(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是研训转变本校教师的业务职能:变教书匠为研究型教师;变权威型教师为引领型教师;变科任型教师为综合型教师;变传统型教师为信息融合型教师。本校教师素质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教师继续教育研训实践的一致性,是指向于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和均衡发展。因此,无论是校本研究还是校本培训,理应关注学校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小学教师是现代义务教育校本建设的主体,同样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师德素养,因其决定着义务教育的发展资质、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及管理水平。中小学教师需求身正学高。只有其自身达到高标准,才能有效用其高标准来培养后代新人;本校教师需求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以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师德修养来影响一代代后生;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智慧的结晶,且成果测评和专业评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很难完全科学予以定性量化。由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策略的校本研究,同样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对策及途径,理论上追求新见地,实践中追求新举措。具体着眼于五个“落实”:一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活动计划落实;二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常规管理落实;三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考量标尺落实;四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要求达标落实;五抓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发展目标落实。

  校本研究是解决本校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问题的自主性研究,它与教育经验总结研究和教学课例研究相互结合,构成本校教师素质提升实践(问题采撷、反思诊断、总结积累、反复研修的螺旋式循环)模式。校本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是基于学校各教研组自主实践,说明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基点是各研训小组,其研究应针对各个小组教师素质自身实际,并应以本教研组教师所面临的研训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第二个环节,是研究的对象为了本校各位教师,研究内容是本校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的实施手段和研训实践对策,研究过程是本校教师积极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实践模式。第三个环节,是为了教师素质提升创建校本研训特色,提高校本研训质量,提高本校教师专业品位,提高教师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三种校本活动形式:一是学校与研训部门一体化素质提升建设活动;二是学校组织层面上主张的素质提升研修活动;三是教师专业发展自觉参与的素质提升学习活动。研究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校本活动形式,针对不同研训内容和任务,不同成果和目标,实施不同的校本活动方式,同时也辅助于校本管理经验总结和教学课例研究。

  小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模式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小学教育必须更加具有实效性,能够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小学教育必须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小学教育要求能够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一切以学生为主,使小学教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现在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基本是乐观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树立小学教育教学的远大目标,采取正确的措施,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小学教育。

  由于多年来,国家、政府、老师和父母等多群体都十分关注小学教育的发展,各大学校都能够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的方针,小学教育能够自上而下地有序开展,并且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家长、学校和老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将这些观念带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学校和老师都过分看重考试,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教授文化课程,导致艺术类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时间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也会经常安排一些小的考试、测验等,这些方式虽然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这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小学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与教师的总体水平和素质有着很大关联。如果教师团队教学水平高,那么教学的实际成果自然也会高,反之则相反。现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数学类科目的老师一般都是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师教育技能和素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很多教师都是非专业的,不能够教授学生专业的技能,甚至存在文化课的老师去上音乐课、美术课的情况。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是不利的,因为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所教授的技能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同时锻炼身体,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目的更多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只有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才会更加有成效。教师应该全面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优先考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体系,提升教学实效性。

  对于学校来说,要改善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首要的就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只有师资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在追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要求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智育外的德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在各门学科都聘请专业化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提升课程的专业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计划的制订也是一门重要功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精心备课,并且加强课后反馈,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更有成效。总而言之,小学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学校和教师必须要认识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制订合理的发展措施和发展计划,提升小学教育的实效性。

  [1]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6).

  教育以生活为目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因而,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教育幸福是教育自身追求的最高理想。

  农村教师整体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教育实现其最高理想的突出瓶颈。笔者从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与教师幸福感的关系谈教育幸福,认为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是实现农村教育幸福的手段之一。

  补充有“因不足或有损缺而添补”之意,包括数量和质量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教师补充,主要指为弥补因优秀教师流失和退休等造成的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进行的力度较大的纳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注重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吸纳和引进。

  在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有:1、为探索培养农村高素质骨干教师途径而推行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2、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而推行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3、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利用金融手段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农村学校任教,代偿政策是国家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新举措;4、通过公共财政来调控师范教育发展,如免费师范生教育。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资源不足,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质量,为实现教育形式公平和教育幸福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对于幸福的定义,正如赵汀阳所说:“幸福是一个万古长新的伦理难题”。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所拥有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心理愉悦的体验,也是达成目的后自我实现的自豪感。

  教育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育幸福是师生双方共同的实践,而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其幸福感就内涵于这样的实践中,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达到的自我价值感与职业幸福感。

  朱永新在《教育追求幸福的两种路径》一文中指出:“教育对幸福的追求一直就有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是教育作为手段追求‘非教育幸福’;二是教育作为手段与目的的‘二位一体’在教育中自身追求幸福”。这两种路径是作者从教育目的论的角度给出的。也有学者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教育幸福的路径,有师生间的共同成长及学校组织和公众的认可两种。檀传宝在《论教师的幸福》一文中认为幸福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教师幸福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教师幸福能力的策略。

  教育首先是实践活动,人是实践的主体。笔者认为探寻实现教育幸福的路径,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因素,即探究实现教师幸福的教与学生幸福的学、提升主体双方的幸福感及其传播与反馈幸福信息的路径。

  其次,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实现教师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包括提供相应的教学设施与资源。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点,其物质条件匮乏的现状没有改变。实现农村教育幸福在物质层面要考虑如何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使之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

  再次,教育政策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农村教育幸福,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指导。《构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合理调整教育布局,这对调整农村教育资源合理分布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实现教育幸福提供了政策导引。

  教师数量不足,农村教师跨科任教或一人同时兼任数班(超过两个班级)教学是常见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整天穿梭忙碌于不同的班级或年级之间,教学工作时间挤兑了休息时间和教学反思时间,教师身心疲惫,教学质量不见改善。教师在数量上的补充,使可分配教师资源数量增加,增加的教师分担超额的教学任务,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提升其自身教学技能,才能将师生主体间的指导学习转化为享受幸福的过程,唯此教师才能幸福的教。

  教育是为学生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是面向未来的,因此教育不仅只关注学生在其学习期间的生活世界图景,也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才能接触学生、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分析每个学生的学情、学习动机、学习背景,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关注程度相关,只有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机会增加,更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可能幸福的学。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仅是数量上的补充,更是质量的提升。在教育幸福的视野下,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技能,更关注人情感价值的养成、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教育幸福是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教师质量即教师的素质。评定教师的素质,离不开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高超的幸福教育的能力和一定的审美素养三个维度。

  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在教师教授过程中才能创造性的将知识转化为幸福信号输送给学生。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掌握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才可以实现知识传递的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让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转化为享受幸福的过程。教师具备相应的条件知识,并将这种条件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中,能更好的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并依此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幸福的学。

  教师质量的提高,可以将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传递过程,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转化为幸福传递过程,学生才有可能幸福的学。教师质量,在更深层次的影响着教育幸福的实现方式、进程。

  总之,目前我国实施的各种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措施,都在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择优录取,以保证教师的质量。

  农村教育幸福的实现,依赖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农村教师资源紧缺,其解决策略依赖于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因此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是提升农村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幸福的进程。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由“十一五”期间的“质量工程”变为“本科教学工程”,可以看出国家对本科教学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和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当前我国最为关键的基础性工程之一。本文提出了继续建设教学团队的几点措施和策略,并探讨在“本科教学工程”重大举措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现实意义。

  教学团队就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一些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学团队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而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自“质量工程”实施以来,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师缺乏团队协作意识、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缺少权威的团队带头人、缺少建设的条件、团队组成成员不合理、学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可操作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和策略。可归纳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遴选合适的团队带头人、确立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提供积极的外部环境等。这些对策属于建设团队的文件要求或团队建设的内涵。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促进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俗话说:“先有好老师,才能有好学生。”教师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核心要素。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引进人才,特别是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热爱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设立专项经费资助教学团队项目建设,给团队优先购置教学设备。将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投入到本科生教育,有效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正朝着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迈进。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引导学生树立对社会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建设社会的志向。从社会需要、科学研究、办学特色和学生能力结构的角度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调整内容突出“通才”培养和特色化发展的思想,强化能力培养计划,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的思想精神。

  教学团队最大的作用是团队所产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智慧、各展其能、各施其才。通过构建有梯度的、层次分明的管理策划动态网,充分发挥老师在团队中的引领、统筹、组织和协调能力。立足课堂、教师、校情和国情,搭建专业发展的立交桥,强化老师的学习、提高老师的业务和累积团队的战斗力。创建团队的业余活动休闲网,增加老师间的沟通,促进团队的和谐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做人、做事、合作、创新”,即21世纪需求的人才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做事,要想把事做好应学会与他人合作,只有善于与他人合作,才能不断创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就业需要为导向,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师需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责任为重、全面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张扬个性;促进文理交融,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将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建立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形成机制灵活、体系开放、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发挥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培育英才、创一流业绩,让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为受教育者努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教学工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钻研心以及兴趣爱好;培育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型思维;改革选拔和评价机制,促使更多的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多做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应努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激情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广大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科学发展的主力军。高校教师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关爱学生、自尊自律、严谨笃学、淡泊名利,发扬优良师德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充分相信、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风尚。

  “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本科教学工程”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主要有: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教育基地、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有益于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有益于高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改善以及名师、大师的培养。国家大学生校外教育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整合各类实验实践资源,加强内涵建设。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促使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提高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建立与国际师资等效的工程、医学等专业认证体系和专业改革综合试点,提升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制订覆盖所有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订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这些将有益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给出了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