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九游会江苏教育晒出2023年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4-02-04 11:24:42

  AG九游会新年开新局,阔步迎新春。2月3日,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回顾总结2023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教育改革发展重点攻坚任务。

  这一年,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下了多个“第一”。根据不完全统计,19项成果位列全国第一、10项位列全国第二,其中,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6项、连续三届全国第一;全面贯彻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留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部署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首批在境外建设10个“郑和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柬埔寨创办全国第一所海外应用科技大学;推动成立苏港澳基础教育联盟,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签署合作备忘录。

  “教育强国、江苏何为”是一年来江苏一直在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现如今,已经交出优异答卷。其中,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专项行动,立项推进340余个基础教育内涵项目建设,21个县(市、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12个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数量均居全国第二;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工程,建设首批13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启动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全国第一;推动1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全国率先进行部省共建;38所高校263个学科进入ESI前1%、全国第一,3个学科进入ESI前万分之一,36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国第一;江苏高校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金奖68个、全国第一。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省教育厅联合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人社厅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优化学科专业布局AG九游会,超过一半的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与江苏“1650”产业体系密切相关,近一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持续开展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千亿级产教融合联合体等十大“标杆项目”建设,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人才、卓越一流工程师等重大人才计划,立项建设100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10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新增2所高校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

  在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上体现民生温度,用心用情用力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2023年,资助学生超340万人次、金额超103亿元。推动建立完善与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8所、义务教育学校167所、普通高中40所。推动实施减轻中小学师生负担“五项规范”,全面规范中小学各类“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润心”行动,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合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AG九游会,高校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实施“百校联动”校园招聘、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等六大行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持续提升。

  锚定重点目标任务,奋力书写教育强省建设新答卷。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系统以“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为总定位,以谋划推进部省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和教育强省建设为总抓手,以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为总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总追求,加快建设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先锋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实验区,提供更加公平共享的教育资源、构建更加全面多样的教育体系、确立更加适合契合的教育理念、形成更加健康向上的教育生态、打造更加卓越创新的江苏教育品牌,奋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样、适合契合、卓越创新”的教育先行示范高地。

  现场,2024年全省教育系统的重点工作“路线图”新鲜出炉。坚持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坚持关心关爱、注重身心健康,将工作重点和目标落在提高育人成效上,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加快制订教育强省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体系从“有”到“优”、由“优”向“强”,夯实基础教育基点,打造职业教育新增长极,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AG九游会,抓实抓好政策保障、岗位供需、困难帮扶和就业指导等重点环节,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着力增强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力,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在人才自主培养上提升新能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作出新贡献,在教育开放合作上打造新高地;着力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守好安全稳定底线,统筹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置机制;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自觉培育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用好数字化变量,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效能,更好发挥应用场景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